文:空桑寂
百回本《西游記》裡的各種美女已在央視西游劇的推廣下,風靡大眾。
那《西游記》裡的男角色顏值水平怎麼樣?相信各種影視編導也註意到了這個問題,因此在影視劇裡將各種主角和妖怪充作了美男……
現在來談一下原作裡男角色的顏值。歡迎大家補充。
《西游記》並不是三國、水滸那種群像小說,而是典型的主角為上。所以角色很多,但很多不免打醬油。
然而除了重要回目人物以外,很多打醬油的人物,作者沒有細寫,但在當時的民間認知裡,有些顏值很高。
首先談談書中的主角團。
1、 孫悟空
為甚麼首先要拿咱們的美猴王來說事呢?
老孫從《取經詩話》裡的白衣秀士,成為了百回本西游裡的純猴子糢樣,還經常被作者各種自黑。
一般提起美猴王,也只好說個美在其威風,並非相貌。
美猴王時期。【身穿金甲亮堂堂,頭戴金冠光映映。】【好華彩耶,好華彩耶!】這是有穿戴加成。取經路上就沒有加成了,經常被作者自黑。雖然老孫眼似明星,可能很有神很好看。
不過孫悟空的人形是真帥。
【好大聖,捻著訣,搖身一變,變做個幹幹淨淨的小和尚兒,真個是目秀眉清,頭圓臉正,行動有斯文之氣象,開口無俗類之言辭,抖一抖錦衣直裰,拽步上前,向唐僧道:「師父,我可變得好麼?」三藏見了大喜道:「變得好!」八戒道:「怎麼不好!只是把我們都比下去了。老豬就滾上二三年,也變不得這等俊俏!」】
【那老兒見他生得俊雅,年少身輕,】
作者對老孫的人形各種誇誇誇中……
2、唐僧
【豐姿英偉,相貌軒昂。齒白如銀砌,唇紅口四方。頂平額闊天倉滿,目秀眉清地閣長。】
【我頭前見個白面胖和尚,徑奔朝門而去,想就是你師父?】
【大王,外面是個和尚哩,團頭大面,兩耳垂肩,嫩刮刮的一身肉,細嬌嬌的一張皮,且是好個和尚!】
【天下和尚也無數,不曾像我這個老和尚罷軟!】
從原著可見。唐僧可能五官周正,但是偏胖,他是個氣質嬌嫩的圓臉男。如果要在《西游記》裡評美男,唐僧應該是紅樓夢風格的外貌。
後來年齡也大了。
同時唐僧顏值還有一個加成點。就是在三個外貌怪異的徒弟的襯托下,五官周正的唐僧就更加入女妖精的眼。
撇開徒弟襯托的加成點,再綜合描寫唐僧的語句,這種紅樓風格式的嬌嫩男,是否受大眾歡迎就見仁見智了。
3、豬八戒
【法名悟能八戒,他生得長嘴獠牙,剛鬃扇耳,】這是豬八戒在取經路上的外貌。
那麼豬八戒的前世天蓬水神的長相如何?原文對天蓬的描寫僅能找到這些相關的:【色膽如天叫似雷】【一嘴拱倒鬥牛宮】【鐵腳天蓬本姓豬】
天蓬水神的顏值一點也不高,絕對不是部分影視裡的帥哥樣。
說到天蓬這種稱呼,有人會想到神霄派。
宋代的道教神霄派有所謂的北極四聖,裡邊有一個雷神天蓬真君。不過到明代《西游記》時期,神霄派的神仙體系已經沒落被修改了。
這個四聖天蓬真君,與西游的天蓬水神並不是一回事。
天蓬真君是雷神,豬八戒的前世則是水神。那麼雷神天蓬真君的顏值如何?
下圖為道教壁畫裡的雷神天蓬真君。也不是帥哥。

4、沙僧
【第二個徒弟姓沙,法名悟淨和尚,他生得身長丈二,臂闊三停,臉如藍靛,口似血盆,眼光閃灼,牙齒排釘。】這是沙僧在取經路上的外貌。
那麼卷簾大將的長相如何?書中對卷簾大將沒有外貌描寫。
但是我們看靈感大王這一回。【眼如晚出明星皎,牙似重排鋸齒分。足下煙霞飄蕩蕩,身邊霧靄暖燻燻。行時陣陣陰風冷,立處層層煞氣溫。卻似卷簾扶駕將,猶如鎮寺大門神。】卷簾大將也是一個惡神的外貌。
5、玉龍
【那小龍翻波跳浪,跳出水來,變作一個人象,】
原著對玉龍三太子的人相並沒有具體的外貌描寫。
不過身為主角團之一。意馬心猿,作為孫悟空的好師弟,人設不錯。
在之前所有的西游版本裡,他的戲份都是單純作為腳力的一匹馬。而到了百回本裡,他還多了自己救人的戲份,作者也許是比較喜歡這個角色的。
有以上加成。本相也是漂亮的玉龍:【須垂白玉線】。所以猜測他的人形可能也不醜,各同人版本自動設定他是帥哥。
對於正太控的作者來說,他筆下還有美正太和美爺爺的存在。
1、 菩提祖師
【大覺金仙沒垢姿,】
祖師有可能是一位美爺爺。
2、 袁守誠
【當朝欽天監臺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,袁守誠是也。那先生果然相貌稀奇,儀容秀麗,名揚大國,術冠長安。】
美爺爺一位。
3、 哪吒
【總角才遮囟,披毛未苫肩。神奇多敏悟,骨秀更清妍。誠為天上麒麟子,果是煙霞彩鳳仙。龍種自然非俗相,妙齡端不類塵凡。】
哪吒是一個美正太。
4、清風、明月
【骨清神爽容顏麗,】【豐採異常非俗輩,】
五莊觀最小的兩個徒弟。
5、 紅孩兒
【面如傅粉三分白,唇若塗朱一表才。】
一個美正太。
接下來大致按出場順序盤點一下西游裡的美男子
1、孫悟空的師兄
【洞門開處,裡面走出一個仙童,真個豐姿英偉,象貌清奇,比尋常俗子不同。但見他——騖髻雙絲綰,寬袍兩袖風。貌和身自別,心與相俱空。物外長年客,山中永壽童。一塵全不染,甲子任翻騰。】
方寸山把孫悟空領進門的仙童,全書第一個出場的美少年。「童」在古代指小孩和少年。這位仙童是「英偉」,應該是少年了。
2、 木德星官
【玉帝又差木德星官送他去禦馬監到任。】
《西游記》對這位木德星君沒有描寫外貌。但神話傳說裡,他是個美男。【《洞淵集》:東方木德星君,木之精。蒼帝之子,光照三十萬裡,徑一百裡,十二年一周天。真君戴星冠,躡朱履,衣青霞壽鶴之衣,執玉簡,垂七寶劍,白玉環佩。】
3、 二郎神
【儀容清俊貌堂堂,兩耳垂肩目有光。】
4、 秦叔寶
【叔寶道:「陛下寬心,今晚臣與敬德把守宮門,看有甚麼鬼祟。」】
【這一個鳳眼朝天星鬥怕,那一個環睛映電月光浮。】
《西游記》裡的秦瓊仍然是帥哥,一雙鳳眼。環睛者指的敬德公。
5、 馬靈燿
【說未了,又見那馬趙溫關四大元帥作禮道:「大聖,失迎,請待茶。」】
【馬元帥同張葛許邱四天師奏道:「下界有一般兩個孫悟空,打進天門,口稱見王。」】
【華光菩薩是火燄五光佛的徒弟,因剿除毒火鬼王,降了職,化做五顯靈官,】
《西游記》裡常出現馬趙溫關這道教四元帥。雖然《西游記》沒有具體描寫,不過在神話裡,這四元帥指的是:馬靈燿、趙公明、溫瓊、關羽。
馬靈燿是一個白面美男子,同期明清小說裡,在《水滸傳》裡是用來形容張順、穆弘等顏值較高的角色。趙公明威武黑面。溫瓊藍面有鬼氣。關二爺是紅面。
在神話裡,馬靈燿一般也是有三只眼睛的。當然《西游記》裡沒提。
6、黃風大王
【手持三股鋼叉利,不亞當年顯聖郎。】
《西游記》裡的二郎神是一個帥哥。主要的回目人物黃風大王是一個黃毛貂鼠精,有此文字描寫,想來外貌可能不錯。
7、鎮元子
【體如童子貌,面似美人顏。三須飄頷下,鴉瓴曡鬢邊。】
重量級的回目人物又出來了!
鎮元大仙是一位美男子。
8、奎木狼
【青靛臉,白獠牙,一張大口呀呀。兩邊亂蓬蓬的鬢毛,卻都是些胭脂染色;三四紫巍巍的髭髯,恍疑是那荔枝排芽。鸚嘴般的鼻兒拱,曙星樣的眼兒巴巴……你看他威風凜凜,大家吆喝,叫一聲。爺。他也曾月作三人壺酌酒,他也曾風生兩腋盞傾茶。】
【形容典雅,體段崢嶸。言語多官樣,行藏正妙齡。才如子建成詩易,貌似潘安擲果輕……豐神真是奇男子,聳壑軒昂美俊英。】
【那國王見他聳壑昂霄,以為濟世之梁棟,】
奎木狼的本相,或者說他的妖相,長得比較像狼。而他變的人相,大段的描寫,可以說是西游記的最帥之一了。
9、銀角大王
【顏如灌口活真君,貌比巨靈無二別。】
又是一個長得像二郎神的。
在《西游記》中,對比其他人的描寫,可知「貌」是指的人的整體、身材。而「顏」才是指顏值。
銀角大王長相像二郎神,身材則像巨靈神。《西游記》裡並未描寫過巨靈神的顏值,不過可從名字、兵器來推測,同時古典小說裡使斧的一般都是個猛男。
10、雲童
【推雲童子,布霧郎君。推雲童子顯神威,骨都都觸石遮天;】
【雲童出現,誰如玉面金冠】
雲童也很帥,他是束冠之年的外貌,應該是一個少年。在神話傳說裡,雲神就是指雲中君,是一個美男。【《九歌》:蹇將憺兮壽宮,與日月兮齊光。龍駕兮帝服,聊翺游兮周章。靈皇皇兮既降,猋遠舉兮雲中。】
11、黃河水伯神王
【水德聞言,即令黃河水伯神王:「隨大聖去助功。」】
《西游記》對河伯沒有描寫外貌。但在神話傳說裡,河伯名為馮夷,是個美男子。【《九歌》:子交手兮東行,送美人兮南浦;】
12、羿
【太陽星原貞有十,後被羿善開弓,射落九烏墜地,】
《西游記》提到了大羿,但他奔月的妻子沒有出場。《西游記》沒有對他描寫外貌。但神話傳說裡,大羿一般都很帥。
13、金頂大仙
【只見一個道童,斜立山門之前叫道:「那來的莫非東土取經人麼?」長老急整衣,抬頭觀看。見他——身披錦衣,手搖玉麈……飄然真羽士,秀麗實奇哉。】
金頂大仙是一位駐靈山腳下的道家大仙。其實是一個美少年。
其他一些角色的形象顏值
《西游記》裡的人物主要分為「神佛」、「凡人」、「妖怪」三類。
在神佛這塊,作者常常提到一些神名,甚至只有姓氏,沒有具體描寫。原因大概是這些神在元明時為民間熟知,作者不需要更多介紹。但對於現在的讀者來說有些就陌生了。
五鬥星君:
指的是北鬥七星、南鬥六星、東鬥五星、西鬥四星、中鬥三星。
這些星君目前沒有流傳特別廣的固定形象。
《西游記》裡單獨出現的有北鬥七星裡的文曲星君、武曲星君,其他的集體客串。
【玉帝聞言甚喜,道:「依卿所奏。」即著文曲星官修詔,著太白金星招安。】
【旁邊轉過武曲星君啓奏道:「天宮裡各宮各殿,各方各處,都不少官,只是禦馬監缺個正堂管事。」】
一般認為文曲星君為文官狀,武曲星君為武將狀。
六丁六甲、十二元辰
這兩組神都屬於元辰星神的一種,元辰神就相當於本命神。
目前最出名的元辰神就是民間掌管每一年的六十太歲元辰。六丁六甲本來是天幹地支系統的神,不過後來基本也跟六十太歲神裡的丁甲太歲們合流了。
十二元辰,則是司掌「十二辰」的神。他們既是分別掌管12年的太歲神,也是掌管每個月份的神將,還分別對應兩個節氣。
在各地的藝術造像裡,元辰神都主要是人形將軍的形象。每個元辰神都對應一種生肖,但本身都是人形將軍的外貌,只是在造型上會添加獸形元素。
六丁六甲:
他們在《西游記》裡很忙,作為武將參與過捉拿鬧天宮的孫悟空,幫老君守八卦爐,又在取經路上隨行。取經團路上隨行的諸神有六丁六甲、四值功曹,還有佛教的五方揭諦、十八伽藍。
六丁六甲是道教的武神,六甲神與六丁神。六甲神屬陽,為「陽神玉男」,形象不會太醜。
六丁神的男女版本皆有。《西游記》提到,【行者道:「既如此,不當值者且退,留下六丁神將與日值功曹和眾揭諦保守著我師父。】此處的六丁神可能是男。
十二元辰:
【元辰星子午卯酉,一個個都是大力天丁。】
《西游記》裡的十二元辰可能是力士的形象。
王靈官:
【鐵棒兇,金鞭快,正直無私怎忍耐?這個是太乙雷聲應化尊,那個是齊天大聖猿猴怪。】
金鞭王靈官,本名王善,太乙雷聲應化天尊,道教的著名武神。
這位大神在神話裡一般也是三只眼,《西游記》未提到,提到了他著名的金鞭。
《西游記》寥寥幾筆刻畫,卻十分符合王靈官正直嚴厲勇敢的形象。可惜這個大神在历年西游影視裡都是被直接無視……
但有個人物的扮相是活脫脫的王靈官。

水滸裡的穆弘對應馬靈官馬靈燿,劉唐則對應王靈官王善。除了朱砂記,央視劉唐便全然是王靈官的外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