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:葉辰淵
「一個人的捉迷藏」(ひとりかくれんぼ,或 ひとり鬼ごっことも)是日本的都市傳說之一。據傳是日本關西、四國地區的降靈術。2006年4月,2ch討論版上有人發布了這個游戲的詳細過程。隨著游戲玩法的傳播,不少網友親身嘗試,並把自己的經历發布在網路上。
顧名思義,普通的捉迷藏游戲至少需要兩人才能進行,而「一個人的捉迷藏」,只要玩家自己一個「人」便足夠了。

要玩這個游戲的話,需要準備下面的物品:
1.一個有手有腳的絨毛玩偶;
2.一碗足以填滿玩偶的大米;
3.針和紅線;
4.指甲剪;
5.刀或其他尖銳的物品;
6.一杯鹽水;
然後按照程序進行:
1.剖開玩偶將裡面的填充物取出,剪下自己的指甲,和大米一起填入玩偶內。再用紅線將玩偶縫上,多餘的紅線不要丟掉,也系在玩偶上;
2.給玩偶取個名字,但不能是自己或身邊人的名字;
3.半夜三點就可以開始游戲了。首先對著玩偶說三次「一開始【自己的名字】是鬼」,然後將玩偶放在裝水的浴缸裡。走出浴室,將家裡的燈全部關掉,只把電視打開,並調到沒有信號的雪花畫面;
4.閉上眼睛從1數到10後,拿著刀或其他尖銳的物品回到浴室裡。對著玩偶說:「【玩偶的名字】找到你了」,然後把刀往它身上刺下去;
5.對玩偶說:「該【玩偶的名字】當鬼了」,然後帶著鹽水找一個地方躲起來;
6.躲起來的時候不能出聲,也不能到外面去。更不能把嘴裡的鹽水吐出來;
7.兩個小時後,嘴裡含著一口鹽水,出來去找玩偶。這時玩偶可能已經不在原來放它的位置。找到後先用杯子裡的鹽水潑它,再用嘴裡的鹽水噴向玩偶,對它說3次「我贏了」。之後將玩偶烘幹後燒掉,游戲才算結束;
如果你沒有被玩偶找到的話。
和其他的通靈游戲一樣,「一個人的捉迷藏」可不僅僅只是個「游戲」,處於好奇心的嘗試必然面對著潛在的危險。據說在游戲進行時,玩家可能會遇到異常現象:開著的電視播放異常的影像或聲音,躲藏時聽到奇怪的腳步聲或嚮聲;玩偶的位置和原來放的地方不一樣等。
有觀點認為,「一個人的捉迷藏」實際上是一種「咒術」。但被詛咒的對象,正是玩家自己。向玩偶內放入自己身體的部分後,玩偶就成了自己的一個替身。這身體的部分可以是指甲、頭髮、唾液或血液,而游戲危險的程度也按順序逐漸增加,據說是因為身體部位與玩家的緊密度上升引起。
換句話說,也就是玩家與自己在玩「捉迷藏」。

一般認為,在游戲中裝入的米代表玩偶的內髒,紅線則是血管。可以看作是給玩偶賦以「生命」。而將玩偶放在水中則可能是來源於水能聚集靈魂的說法。而開著的電視,則被認為是異世界的通道。
既然這一種詛咒之術,保險起見,需要能應對可能的危險。鹽水在日本文化中被視為一種護身符,可以在在游戲中保護玩家,並用以結束游戲。
除此之外,在這個游戲中還有「避難所」的說法:留下一個保持充足光亮的房間,在游戲出現異常狀況是可以進去躲避。房間裡有神壇的話更好。
關於「一個人的捉迷藏」,這個游戲的過程還有其他的版本。例如:
1.半夜3點,在裝滿鹽水的浴缸周圍點上10根蠟燭,並關掉燈。
2.將米和雞的心髒放入除掉棉花的毛絨玩具內,並用繩子捆好。
3.把玩偶放進浴缸裡,說:「我先來當鬼」。然後將菜刀插在毛絨玩具上。
4.接著說:「接下來你是鬼。」然後躲到櫃子裡。
5.如果要結束游戲,要從毛絨玩具中取出心髒,並宣布玩家贏了才行。
除此之外,還流傳著一個叫作「活娃娃游戲」(生き人形遊び)的通靈游戲,與一個人的捉迷藏有相似之處:
準備:兩面鏡子;一個人偶,但不能是毛絨玩具;一根蠟燭;替身玩偶;一根頭髮;用紙包住的鹽。
過程:
1.先使兩面鏡子面對面,將蠟燭和人偶放在鏡子之間;
2.在半夜12時點燃蠟燭,並對人偶說:「新的身體放在這兒,請使用它。」之後再念五遍「來玩吧」;
3.然後帶上鹽包,並說「請找我,找到我就賦給你生命」五遍。然後進入到一個沒有燈的房間,關上門並背靠著,把鹽灑在地上;
4.要結束游戲,先回到放置蠟燭的地方,說五遍「你輸了」。然後熄滅蠟燭,並向自己和人偶身上撒鹽。最後打開燈保持至少一個小時的光亮,並在三天內將人偶送去神社。
「一個人的捉迷藏」是一個不錯的恐怖素材,隨著這個都市傳說的傳播,這個游戲也出現在了各類動漫、電影、游戲等作品中。如日本的同名恐怖片,南韓驚悚電影《厄夜直播》(혼숨),恐怖游戲《怪異癥候群》等。





事實上,除去鬼神之說,這個游戲給玩家帶來的恐懼是確切的。
在進行游戲前進行的一系列準備,首先就營造了一個令人不安的氛圍。而整個游戲中最令人感到恐懼的莫過於躲在櫃子裡的部分了,在黑暗的情況下感知著外面的動靜。會使人處於一個長期的高度緊張的情緒,在這種情況下,感官會比平時更加敏感。任何微小的驚動都可能給人帶來極大的恐慌,無論究竟那是不是娃娃來找你了…
另外,許多人可能有對人偶,娃娃等的「恐懼癥」,這種情況可能生來具有。如果是這類人對這個游戲的恐懼或許因此而尤甚。

網路上也有不少進行游戲的視頻,雖然在視頻中有人會遇到一些微小的「異常」,但大多都能安全結束游戲。而在一些視頻中玩家真正遇到了意外,不過日本的這類視頻多不勝數,其真實性大多不言而喻。

不過在2014年,在臺灣的巴哈姆特討論版上,有一個帖子提到了這個游戲,網友們也跟帖討論。直到一名叫作「qwe3252024」的用戶在第88樓對這個游戲進行分析後,表示自己嘗試了這個游戲:
本人秉持實驗精神..玩了真的有事發生連續長達六天的噩夢,都是與躲貓貓有關…
隔天你的頭會極度劇痛,還會有幻聽發生…
我只是放一般米,效果就這樣了,放了糯米,我不知道後果如何線我是選用偏深色的紅線電視會跳針…
而娃娃非常的難找最後要燒掉他的時候,我只感覺頭暈目眩,火好幾次點不著
但不久後,同一名用戶又在第228樓回覆道:
我是88樓勇者的哥哥, 各位好。
距今,我弟玩了一個人躲貓貓後,打從剛開始的頭痛。
如今已出現幻覺,使得工作無法再度繼續,上個月正式入駐精神科長期觀察,幻覺也越來越嚴重,甚至出現傷人舉動
我不懂是甚麼驅使他之後又再度偷偷一個人玩,不管各位信不信, 不要再有人玩下去了,拜托。
無論是真是假,好奇心還是會推動一批人繼續「作死」。而這個過程中的特殊體驗,也正是此類通靈游戲所追求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