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薩沙
民間報仇最狠毒的告陰狀是怎麼回事?70年代某農村出現過此事
今天的故事是匪夷所思的,也是很嚇人的。陰間究竟存在不存在?
當時的中國,處在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時代。
地點是江蘇北部某縣靠海的小村子。
江蘇北部地區的自然條件比較惡劣,自古以來並不發達。
這裡鄉下的交通閉塞,很多村民一輩子沒去過縣城。
文革時期,縣城的公檢法和政府都被造反派砸爛,各派勢力爭奪革委會大權,鬧得天翻地覆。
上面忙著爭權,無暇管理鄉下的事情。
這裡基層組織基本都癱瘓了,幾乎成為無政府狀態。距離縣城偏遠的村莊,經常1年半載沒有幹部過來,又變為明清、民國時代的村民自治。
這些偏遠村莊,宗族的勢力很強。
小村子大多是一個姓氏,全村人都是沾親帶故的。村子推出德高望重又不怕得罪人的長輩,成為族長。有時候,這個族長也是政府任命的村長,主要負責處理政府下達的各項任務,還有調借村民糾紛。
解放後,有一段時間打擊宗族勢力,對族長開批鬥會。
這種批鬥會都是形式而已。試問,全村都是親戚,誰拉的下臉去批鬥自己的長輩,以後還要不要出門見人了?
張家村就是這樣!
這個村子有著幾百年的历史,就在大海邊以捕魚為生。本來只有七八十人的小村子,都是靠在海邊種地養活自己。這幾百年海邊土地鹽鹼化很厲害,只能種種瓜果,無法種植糧食。
無奈之下,村民只能下海去捕魚捕蝦,混一口飯吃。

70年代某一天,這裡出了一件大事,也是大怪事。
張家村有個老寡婦馮氏,一生不幸。
她18歲嫁人,長達10多年沒有生育,直到30多歲才生了個兒子。兒子剛剛4歲,丈夫死於海難。當時海難並不稀奇,那船8個人只活了1個。
馮寡婦沒文化,沒甚麼技能,但性格堅韌,一個人將孩子養大成人!
自然,同村宗族的人幫了很多忙。
張家村雖窮,民風卻好。族長老張那時只有40多歲,因做事公道,雷厲風行,成為全村的靈魂。
在老張的幫助下,馮寡婦得到很多額外的補助,村民也樂於邦些小忙。這10多年,馮寡婦總算沒有讓兒子凍著餓著。
兒子小張長大以後,族長老張派他去縣城學習了駕駛技術,回村專門負責開漁船。
開漁船是技術活,屬於漁民裡面高端的崗位,待遇也相當不錯。
小張很聰明,性格厚道又能吃苦。美中不足的是,可能是由於從小沒有父親,小張性格比較懦弱。從小遇到有人打架,小張就躲得遠遠地,長大也是如此。
馮寡婦性格和兒子正好相反,她比較潑辣,也許是多年寡婦的生活鍛煉出來的。
到了兒子18歲,根據當地風俗,馮寡婦給兒子娶了17歲的媳婦,縣城另一頭馬家村的女孩。
馮寡婦同馬家女孩有些親戚關系,平時見過幾次。
馮寡婦的記憶中,小馬挺老實的,平時很少說話,長相也不錯,有幾分姿色。在母親面前,兒子小張向來不敢說甚麼,這對年輕人很快結婚。
婚後,小兩口的日子還算不錯。讓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,婆媳則出現很多問題。
嫁過來以後,馮寡婦才發現,兒媳婦小馬是那種人狠話不多的角色。
後來馮寡婦才知道,小馬從小就性格固執倔強,誰的話都不聽,所有長輩都拿她沒辦法。而且小馬敢作敢為,甚至敢和村裡男人吵架甚至打架。
就是小馬這個臭脾氣,雖長得算是不錯,卻在本村和鄰村大名鼎鼎,沒人敢娶。小馬只得嫁到很遠的張家村,找了一個看起來挺窩囊的男人。
更要命的是,馮寡婦也是厲害人。
婚後才一二個月,婆媳就開始有了問題。說起來,也就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,無非是婆媳想要爭個高低。
媳婦不願意事事聽婆婆的擺布,婆婆則認為媳婦凡事都和他對著幹。況且,婆媳天生就是敵人,兩人都愛同1個男人就決定了關系不可能很好。
作為中間人的兒子小張,又非常沒用起不到調合的作用。
聽到母親和媳婦拌嘴,小張就心神不寧,急忙躲開。
小張平時要開漁船下海,一個月有大半個月不在家,任由母親和媳婦對立。
這樣持續了半年,終於鬧出事來。
一次, 婆媳因屁大的小事拌嘴,吵起來。吵到激烈的時候,婆婆激動下罵了一句髒話。
當地村民的口頭禪很多,一些話非常髒,長輩偶爾也會罵晚輩髒話,但很少有婆婆罵新媳婦。
媳婦小馬被罵以後,氣得臉通紅,反唇相譏也罵了幾句髒話。
這下就不得了!
當地民風保守,晚輩尤其是媳婦、兒子之內,絕對不能罵長輩。
被罵以後馮寡婦狂怒,上去就給了媳婦個耳光。
媳婦小馬被打後熱血上頭,也顧不上多想,對婆婆臉上就是連打了幾個耳光,出手還很重。
這下更是不得了:媳婦打婆婆,張家村這100年恐怕還沒有一起。
婆婆立即跑到家門外面,就像其他農村婦女一樣,沿街哭喊找人評理。
事情鬧大了!
族長老張已經60多歲了,平時也就在家裡種種菜地。
聽說這件事後,老張也吃了一驚。
在當地人看來,兒媳婦打婆婆等於是兒子打父親,是大逆不道到極點的事情。按照規矩,晚輩會被胖揍一頓,再押著在周邊村子游街示眾。
不過,老張也不是糊塗人,沒有不分青紅皂白的亂來。
他去調查了一下,發現是婆婆先打罵兒媳婦,兒媳婦才還手。
話雖如此,晚輩打長輩在當地是不能接受的。
這事最終以媳婦小馬跪地認錯,婆婆不予追究作為結束。
當然,我們現在看來似乎很不公平,明明是婆媳互毆,為甚麼只讓媳婦認錯?
在那個年代,那種地方,這已經是很有餘地了,是族長老張放了兒媳婦一馬。
自然,老張也不是對小馬有甚麼好感,只是秉承「勸和不勸散」「清官難斷家務事」,希望婆媳將來能夠好好相處。
實際上,張家村對於晚輩忤逆的處罰是非常狠的。
之前幾個月,村裡有個兒子偷走了父親的部分棺材本,去鄰村賭博。結果,這個兒子被老張下令痛打了一頓,滿頭滿臉都是血,還強迫跪在村口整整3天。
沒想到,小馬也很厲害。她拒絕跪地認錯,甚至不承認有錯。
他丈夫小張沒辦法,只得反複哀求媳婦。
最終,小馬給婆婆跪了一下,但甚麼也沒說。馮寡婦也不願意兒子剛結婚就沒有老婆,也就沒有計較。隨後,婆媳兩人盡量回避起來,不希望發生直接沖突。
這事就結束了。
然而,都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,怎麼能夠躲避的開?
這對婆媳好了還不到3個月,又鬧出更大的事情。
還是因雞毛蒜皮的小事,兩個不省事的女人又拌起嘴來。
之後的事情只有兩個人知道,真相如何別人不太清楚。
10分鐘後,同村的幾個婦女聽到馮寡婦大喊救命,聲嘶力竭。婦女們急忙趕過去查看。
推開院門,她們發現馮寡婦被兒媳婦壓在地上亂打,頭臉都被打出了血,嘴巴而耳朵也流著血。
眾人驚獃啦,半天才反應過來,急忙拉開兒媳婦小馬。
隨後就是兩種說法。
馮寡婦說,她當天克制不住,罵了兒媳婦一句髒話後。小馬聽到以後,突然像瘋了一樣,將她幾拳打倒,然後騎在她的身上亂打亂踢,差點把她打死。
小馬則說,是婆婆先罵她一句髒話,她忍不住回了一句。
婆婆氣急敗壞,趁著她彎腰幹活的時候,突然撿起地上一塊石頭,朝她後腦砸過來。好在小馬年輕靈活,急忙一躲,石頭擦著後腦飛過,差點將她砸死。
小馬覺得婆婆是要她的命,惱怒之下決定自衞,先下手為強,幾拳將婆婆打倒在地。
幾分鐘後,族長老張氣呼呼的出現了,先將受傷的馮寡婦送到縣醫院。
馮寡婦受傷不輕,除了眼角被打破、眼球充血,門牙還被打落3個,一只耳膜被打穿,臉部多處皮膚被擦破,毀容是肯定了。
馮寡婦還斷了3根肋骨,懷疑是兒媳婦用腳猛踢所致。
這至少屬於輕傷。
在平時的話,小馬就得抓起來坐牢,遇到嚴打還會重判。
不過,當時縣城正在武鬥,派出所都被砸爛了,公安員都被關了牛棚,誰也不會管這事。
族長老張大怒之下,決定自己解決。
他召集全村老人,商量怎麼辦。
大家一致認為,小馬說婆婆用石頭砸她後腦,無憑無據,又沒有傷痕。況且,馮寡婦為了娶這個媳婦,也花了不少錢,現在連孫子孫女都沒有抱上,怎麼可能胡亂下毒手去害兒媳婦。
馮寡婦這幾十年老老實實,脾氣不好但沒有劣跡,不像做這種事的人。
相反,小馬在家做姑娘的時候就有很差口碑,還曾和男人打過架。
現在看來,小馬很可能是胡說八道,馮寡婦說的才是事實。
確定誰有理以後,老張就按照宗族規定進行處罰了。
於是,村裡幾個大漢如狼似虎的撲倒張家,將小馬拖了出來。
他們先是連扇了她十幾個耳光,打的鼻孔流血,然後在脖子上掛了一個「忤逆不孝,禽獸不如」的牌子,敲著鑼在本村和鄰村游街。
小馬性格強硬,一路上破口大罵,亂踢亂打,還張嘴咬人。
幾個男人都幾乎制不住她。
老張見狀也怒了「這潑婦跑到我們張家村耍橫?真是活膩了!你們還不給她點厲害嘗嘗?」
於是,幾個大漢從路邊茅廁挖來大糞水,將小馬從頭澆到腳。
這下,小馬不敢再抵抗,放聲大哭起來,高喊「冤枉!冤枉!我冤枉啊!」
就這樣,小馬被拖著在周邊幾個村游街。

在農村來說,女人被拖著敲鑼游街,是奇恥大辱,等同於今天被剝光了在市中心廣場上示眾。
當晚,小馬被拖到他娘家馬家村,丟在父母家的門口。在丟下之前,她被強迫在和小張的離婚協議上按手印。
這邊,小馬受了重大侮辱,天天痛哭流涕。
沒想到,小馬的父母也不站在她的一邊,還說「你這個孽障,搞出這麼大的事情,全縣都知道了!你說,我們還怎麼上街?你爸媽一把年紀了,還成為街坊鄰居的笑柄。我看你還是死了算了!」
小馬哭喊「是我婆婆先要害我,我才打她的!」他父母根本不信,小馬父親說「你婆婆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害你?這事誰會相信?我看就是你臭脾氣,打了你的婆婆。丟人啊!你還有個妹妹,她以後誰還敢要?」
一怒之下,小馬父親也打了女兒幾個耳光。
幾天後,懦弱丈夫小張回到家,才知道出了大事。
老張讓他先去縣醫院看馮寡婦,然後告訴他已經和小馬離婚了。兩人結婚還不到1年,小張有些舍不得小馬。
老張見狀大聲呵斥「別怪大伯教訓你。你家裡搞成這樣,就是因為你太窩囊,連個女人都管不住!這種潑婦,你還想留在家裡?趕快離了,我們再給你找個好的」。
小張無奈,只能同意離婚。
這事,本來就這麼結束了。
誰知道,以上這麼多都是鋪墊。
小馬被趕回家後不到1個星期,老張老伴一大早開門,頓時發出一聲尖叫。
老張和幾個兒子急忙跑過來,也都驚獃了。
原來,被趕走的小馬,已經活活吊死在他家的門上。
她死了已經很久了,穿著紅衣紅褲的屍體都僵硬了。
就在大家七手八腳把人放下來的時候,突然有人發現小馬的衣袋裡面有東西。
這人一掏,大家都驚獃了。
這是一份陰狀。
甚麼叫做陰狀?這是蘇北農村一種迷信說法。
也就是有些冤屈在陽間無法伸冤,就帶著陰間的狀紙,去閻王爺那裡告陰狀。
這是農村仇人之間,最狠毒的一種報仇方式。
為甚麼說它狠毒呢?
往下看就知道。
小馬死後不到1個月,馮寡婦就死在了醫院。
馮寡婦被打斷肋骨時,傷及了內髒。縣城在武鬥,醫院大型設備全部癱瘓,醫生無法檢查腹內情況,只根據經驗判斷肋骨骨折。
結果,部分髒器受損得不到治療,最終馮寡婦不治而亡。
這本來沒甚麼,正常醫療事故而已,卻震驚了張家村。
大家議論紛紛,人心浮動。
果然,幾個月後,老張的小兒子,在捕魚時候不慎落水,被螺旋槳活活打死。
而這個兒子,就是拖著小馬游街的一個大漢。
又過了幾個月,小馬的父親突然去世。一說是小馬上吊後,他本來就有心髒病的父親懊悔打罵了女兒,過於悲痛導致病情加重,1年後就去世了。
不過,張家村和馬家村的人都不這樣認為,大家都很惶恐。
這邊,小馬的前夫小張在喪妻喪母後,長期借酒消愁。
一天晚上回家時,小張因醉酒不慎跌落土溝,頭破血流,昏死過去。在醫院躺了半個月,小張才蘇醒過來,勉強保住了性命。
1年後,老張的老伴也病死了,發現時候就是癌癥晚期。
再過2年,介紹小馬和小張的媒人,在外面做生意的時候遭遇車禍,也莫名橫死。
至此,小馬死後才5年時間,已經死了5個人,1個重傷差點就死了。
整個縣城都在議論,說這是小馬去閻王爺那裡告陰狀了。閻王爺覺得小馬有冤情,就讓這些當事人去陰曹地府對峙。
活人去了陰曹,還想回來嗎?那是回不來。
至於小張沒死,那是小馬對他還有幾分夫妻之情,懇求閻王爺放他回來的。
當然,這種說法有一個漏洞就是,似乎最有責任的族長老張,一直都是沒事的。
這事在當地傳的很離奇,一說兩家一共死了幾十人,其實沒有這麼誇張。